“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主创人员用李白《秋浦歌》当中这句极具地域性、场景性的诗句来命名话剧,极具画面感。工业题材剧中钢铁机械所带来的力量感往往给人一种“硬”和“冷”的感觉,但是,《炉火照天地》的导演却在“硬”和“冷”之间做足了功课,让整部话剧迸发出炽热的情感。由王俭编剧,李伯男导演,安徽省话剧院、马鞍山市艺术剧院演出的大型工业题材话剧《炉火照天地》正是以艺术的“饱和感”和手法上的多元创新,在众多的工业题材剧中实现了突围。
一、工业、符号的艺术化关联
符号学家卡西尔认为:“所有在某种形式上或在其他方面能为知觉所揭示出意义的一切现象都是符号。”符号是间接的,是直接诉诸知觉的,它代表的是深藏于背后的意义。《炉火照天地》运用了大量具有符号性的物象,并赋予这些物象以丰富的艺术意味。
剧中9号高炉作为一种艺术符号贯穿话剧始终,它是马钢的成绩,是马钢历史的见证,也是马钢精神的象征,还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里程碑。话剧从关停9号高炉,新建4座智能化炼钢炉开始,引出了研发高速车轮这一核心命题。作为主人公的“钢三代”——留德博士陈钢在逃离和回归之间做着艰难的选择,他从小在9号高炉的火热和烟灰下成长,玩具和作业都与钢铁有关,大学也读了钢铁专业,毕业后想去上海外企,却被师傅拉回马钢干炉前工,在他看来,师傅的温暖“就像钢花溅在身上”,为了证明自己,陈钢在9号炉搞实验,导致一炉钢报废,师傅替他承担了责任,他逃离马钢,去德国留学。这里9号高炉是陈钢的成长环境,也是他努力想逃离的“威压”。
也正是在9号高炉下,总经理杜江和陈钢讲述了9号高炉的历史,分析了研发高速车轮对中国钢铁业的战略意义——90%的车轮来自马钢,然而国内90%的高速车轮来自进口——正是这种使命感让陈钢选择回归。在这里,9号高炉是奋斗的方向,是使命感,是中国工业振兴的灯塔。
话剧最后,9号高炉被列为老区的工业遗址,为了迎接厂庆日,生产研发团队在9号高炉广场举行彩排,大家一起朗诵改编后的、增加了马钢精神诗句的新《秋浦歌》,情绪渲染达到高潮。在这里,9号高炉是中国老钢铁工业的终点,也是现代钢铁业的新起点。
剧中还有一个人物符号——张永根爷爷。他是张玲玲的爷爷、杜江的师傅, 是“钢一代”,剧中的张永根并不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人物,更多地是作为一种马钢的历史符号而存在。第一个场景中,5月23日,大家给85岁的张永根爷爷过生日,他虽然糊涂了,但是他却将每年的厂庆日8月1日作为自己的生日。并且对马钢的发展史熟稔在心:1958年9月20日毛主席视察马钢,并登上9号高炉;1959年10月29日毛主席再次视察马钢,提出发展钢铁工业的殷切期望;1964年7月29日,第一个国产车轮诞生,与大庆油田、万吨水压机、原子弹试爆成功并列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四大成就。第二个场景中,准备厂庆日彩排,杜江传达马钢和宝武集团实施战略重组的消息,张永根爷爷说他的名字叫马宝武,并且举起采自9号高炉的火种。张永根爷爷作为一种艺术符号,他是马钢历史的代名词,他的人生可能模糊了,但是马钢的历史在他脑子里清晰可见,最后帮着厂史馆收集资料,留住历史,留住记忆。
剧中肖焰珍的红裙子也具有很强的符号性。剧中红裙子出现两次,一次是陈钢搬了新家,陈钢看了眼红裙子,问肖焰珍能不能穿上庆祝一下,肖焰珍淡淡地说了一声:“不了。”第二次是陈钢团队高速车轮研发成功,钟宁生第二天就退休了,不愿意去做眼睛手术,肖焰珍穿上了红裙子,在庆祝的同时鼓励钟宁生做手术,并袒露了自己的心扉。红裙子是肖焰珍等“钢二代”的青春,红裙子暴露的被钢水灼伤了的皮肤是“钢铁的勋章”,再次穿上红裙子是“钢二代”面对情感,面对人生的勇敢和热烈。
9号高炉、张永根爷爷、红裙子这些符号都围绕着钢铁工业展开,它们或者贯穿始终,或者重点展现,或者前后呼应,赋予这一“硬”和“冷”的行业以理想的高度、记忆的长度和情感的深度,让工业题材话剧看起来更有温度。
二、怀旧、闪回的艺术化串联
为了赋予“硬”和“冷”的工业题材剧以温度,《炉火照天地》突出了情感的缓释作用,建立在工业怀旧情结之上的历史荣光与未来展望以情节闪回的方式加以串联,让整个故事既富有年代感又充满情感力量。《工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教育传承与工业旅游》一书中说:“人是历史的产物,在时间中定位自我,靠记忆走向未来。”怀旧情结更多地是工业文化的凝结,是对自我当下及未来的反思。
《炉火照天地》对9号高炉等工业遗存的一再彰显就是一种怀旧情结。在马钢人看来,9号高炉等工业遗存不是废弃的机械、破旧的厂区,而是马钢的象征,是他们的骄傲,留存着祖辈、父辈以及自己的青春和记忆,9号高炉最终被改造成工业遗址正是工业怀旧情结的具体体现。
《炉火照天地》将这种工业怀旧情结上升到工业文化的高度来阐释,在马钢以及中国钢铁工业的兴衰起伏中逐渐形成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以及企业家精神,这些精神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以及传承引领着中国工业走向强大。剧中,钟宁生是马钢的大工匠,他见证了马钢科技的更新迭代,并且为马钢的科技崛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能通过肉眼就看出炼钢炉里火焰的变化,还能用耳朵听,分析钢水的各项成分,但是长时间的炉前工作也让他的眼睛接近失明。对传统技术的精益求精以及忘我精神让他具有很强的工业怀旧情结,他怀念马钢过去的辉煌,坚信钢铁永远是这座城市的根基,我们就是这个根基上一块小小的奠基石。秉持这种理念,他试图规划徒弟陈钢的人生,并由此引发二人冲突。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怀旧情结而故步自封,在马钢数字化转型期间,他虽然自嘲不懂计算机,但还是想利用自己的炉前经验来帮助研发团队攻克高速车轮难题,为此不惜拉下脸来求徒弟。
这种工匠精神还传承给了钟铁梅,新研发的高速车轮虽然经过150多项检测全部达标通过,但是随着检测技术的提升,在即将验收的时刻,钟铁梅发现了部分车轮存在的小瑕疵,她“探伤大师”的原则性让她不同意质检通过,最终大家决定瑕疵产品切割回炉。
《炉火照天地》还将这种工业怀旧情结细化到剧情当中,让情节更细腻。在第三场中,陈钢搬家时特意将各种老旧家具擦了又擦,柜子是肖焰珍结婚打的,箱子是陪嫁的,一袋子衣服也都是回忆,其中的一件工作服是讲述的重点:8年前的钢铁寒冬让员工不敢穿工作服,怕被人看不起,现在钢铁虽然是白菜价,但是穿上工作服,大家都认可马钢,蔬菜还打折,这种怀旧情结已经从马钢人蔓延到马鞍山市民。
在表现这种工业怀旧情结时,《炉火照天地》运用了闪回的叙事手法,将一个或者几个过去的场景插入到现在的叙事当中,让观众更容易接受时间的转换,并提供剧情所需要的理由。在搬家这一场景当中,当肖焰珍和陈钢盯着红色长裙时,场景闪回到1973、1981、1986、1999年几个场景,展现肖焰珍独自抚养陈钢的艰辛,陈钢也认同了肖焰珍与钟宁生的情感。在跨年夜钟宁生去找陈钢这一场景当中,陈钢向钟宁生道歉,场景回闪到师徒二人争吵的场景,而陈钢的冒进最终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炉火照天地》在运用闪回的叙事手法时并没有硬性嵌入,而是采用了淡入淡出的方式,甚至是让闪回场景与当前剧情实现了自由切换。就像跨年夜钟宁生与陈钢的对话,闪回让场景瞬时回到既往,而陈钢的反思又将场景拉回现实,闪回与当下的自由切换让舞台时间体系交织在一起,营造了多维的叙事空间,让故事更加立体。
工业怀旧情结再加上闪回叙事手法的运用,既呈现了马钢发展的起伏历程,也呈现了几代马钢人的理念和情感冲突,它们的有机串联,让整个舞台充满年代感,也能够让工业记忆以更加清晰的方式展现出来。
三、马钢故事、工业精神的艺术化彰显
作为一部工业题材剧,故事是根本,精神是灵魂。《炉火照天地》努力用“徽风皖韵”讲述一个并不俗套的马钢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又突出了“炼钢就是炼人”的中国工业精神。
《炉火照天地》试图营造“徽风皖韵”的艺术效果。从无差异化表演到地域特征的逐渐形成,凸显不同于别地话剧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品格成为本土话剧艺术创新的重要内容,《炉火照天地》试图突破人们对安徽工业大省的固化认知,努力打造“工业改革先行者”形象。从凤阳小岗村开始,安徽农业改革先行者的形象根深蒂固,但同时它还有马钢——中国工业改革的先行者。《炉火照天地》以马钢发展历程为素材,讲述了新时代马钢人面对“卡脖子”核心技术——高速车轮——挑战,勇于担责,以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让世界铁路穿上了“中国跑鞋”。
与其他工业题材剧一样,《炉火照天地》在讲述马钢故事时也将情感冲突融入其中:陈钢回国带领研发团队攻克技术难题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与师傅的误会,需要面对自己当初“逃离”马钢的心结,需要正视师傅与母亲的情感,也需要面对与钟铁梅的情感;钟宁生与陈钢的情感关系名为师徒,实为父子,他的关爱是温暖也是牢笼,是陈钢努力想逃离马钢的原因之一,而与肖焰珍的情感关系,既是嫂子,又是救命恩人,也是在几十年的相互扶持当中形成的恋人。
然而,《炉火照天地》在处理工业主题与个人情感时抓住了“不完美”这一关键词。与以往的“大团圆”结局不同,《炉火照天地》的情感表达是弱化的,甚至是有缺憾的。剧中情感最细腻的部分是钟宁生与肖焰珍,在高速车轮研发成功,钟宁生面临退休时,肖焰珍与钟宁生吐露了这些年以来的心扉,但是这种情感渲染都是围绕着马钢工业而展开——钢厂成立初期的艰辛、钢厂发展中的困境与磨难、新时代的自豪等,这些情感关系都让位于马钢发展,服务于话剧的工业主题。
另外,剧中的“钢三代”——陈钢与钟铁梅,他们从两小无猜到工作同事,在相互关爱之中形成了牢固的情感关系,虽然钟宁生在做手术前和钟铁梅谈起他人生的缺憾就是怕看不到钟铁梅穿上婚纱,当观众都在期盼话剧结尾处二人牵手的时候,这种情感渲染却嘎然而在。服从于工业主题,不让情感渲染喧宾夺主,是话剧的一种考虑,呈现“不完美”的人生常态也是话剧的一种艺术理念。
《炉火照天地》通过马钢故事折射中国工业故事,传达的是工业故事当中凝结的中国工业精神,其中“炼钢就是炼人”这句话被反复强调。“炼钢就是炼人”凸显的是人的主体性,工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工业经历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现代化转型、国际化突破等时代课题,在这些课题当中,我们会经历挫折、磨难甚至是各种失败,在这个过程中,张永根、钟宁生、陈钢以及钟铁梅等钢铁人以马钢人的骨气和硬气不断迎接挑战,不断实现跨越,这是确保中国工业生生不息的精神要素。《炉火照天地》就是以这种工业精神为挈领,在故事情节、情感冲突上谋篇布局,让整个话剧具有了灵魂。(来源:《中国戏剧》杂志)